双十一,已经成为中国人消费狂欢节,如同美国人的“黑色星期五”。
自从在2009年,淘宝商城举办第一界“双十一”, 至今已经快十个年头。方维网络发现,这一购物节日发展了将近十年,但是从网购用户体验的角度看,参与到双十一的过程中,依然会有很多不好的体验,甚至让人生气和愤怒,显然,这就是“痛点”。
双十一网购的痛点
痛点也可以理解为“不舒服的点”,用户“爽”的“阻碍点”。根据方维网络观察,双十一网购,至少用户有四大普遍存在的痛点。
痛点一:优惠体系过于复杂
对于电商购物节,电商平台的一个基本操作方式是:组织足够的商家参与,鼓励、督促商家优惠;其次,电商在线上和线下做一些推广和宣传,引入新的流量;然后,电商平台本身拿出一部分资金补贴网购用户。
这三种办法会产生一系列的优惠措施。商家方面,可能会有优惠活动、促销活动,如满减送、优惠券等等;引流方面会有一些优惠措施,如收藏送红包、关注微信送券等等;电商平台本身也有一些优惠活动,如满额包邮、满额送红包等等。
令网购用户头疼的地方正在于此。混乱的优惠体系让用户的选择变得复杂起来,甚至导致一些原本的订单取消、失效、丢失。加之,往往不是一家电商平台参与双十一,多个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,更加剧了优惠体系的混乱。
痛点二:钱不够花
节日消费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极强的从众心理和带动性,刺激消费者进行提前消费。显然,双十一也具有这种作用和效果。不少网购订单本是农历年前的消费,被提前了。不过,根据方维网络观察,双十一在促进提前消费方面的作用,似乎有逐年减弱的趋势。
无论是提前消费也好,还是刺激冲动消费以及预算外消费,必然会导致一个结果——钱不够花。
痛点三:快递不给力
大量的订单,势必导致快递的不给力。就网购用来而言,不给力体现在三个方面。一是慢,比非双十一要慢;二是贵,部分快出出现涨价。三是损坏率高,特别是一些易损易碎快递,损坏率比平日要高。
痛点四:有假
部分商家并不是诚心参加双十一,而是“成心”参加双十一。例如,双十一的商品价格比平日更贵或者几乎没变化;例如,双十一期间上线一些库存商品或者过时商品,这一点在服装品类上表现更为突出。当然,部分平台也会有假货。虚假之心与虚假之货,都属于假。
电商平台显然已经意识到双十一的痛点,所以,一些新的措施也在推出,这也推动了“双十一”的进化。
双十一的进化
根据方维网络观察,今年的双十一,改变和进化,正是从解决网购用户痛点开始的。
快递方面,免费快递弥补快递服务的降低。例如苏宁易购就宣布,双十一期间自营商品快递免费,我们可以将这看做了“对用户获得较低效快递的一种补偿”。一定程度上,缓解了网购对快递变慢的抱怨。
支付方面,推出消费金融和信用借款服务。几乎所有大的电商平台均有金融方面的服务,如支付宝的花呗、借呗;京东的白条;苏宁易购的苏宁金融。其实都在解决网购在双十一期间缺钱的问题。
电商方面,补贴力度减弱。表面上看,电商平台对双十一期间的补贴力度是在减弱的,但是也有人认为,电商减少补贴或者不补贴,是为了减轻双十一期间,优惠体系混乱的问题,似乎电商平台也的确有这方面的考虑。
商家管理方面,电商平台在双十一期间,对商家促销行为的管控力度是在不断增强的,这一点是不少商家反馈的信息。这就是为了打击“趁火打劫”行为。
可见,“双十一”会成为网购节日,这一点已经不容置疑,但是,“双十一”还会不断进化,进化的方向是更规范、更平稳以及更可持续。